家庭数据安全备份的新规划
原计划与问题暴露(参照上一篇文章):
我的家庭数据存储方案最初是:使用第一台配置为RAID1的群晖NAS(称为“主NAS”)作为主存储和备份源。为了本地冗余备份,主NAS通过Hyper Backup功能将数据定时备份到第二台同样配置为RAID1的群晖NAS上。此外,在主NAS中使用一块1TB的闪迪固态硬盘定期做冷备。最终,通过群晖的百度网盘插件将主NAS的数据上传至百度网盘作为网络异地备份。
然而,后来百度网盘插件出现问题,导致网盘备份中断数月。为此,我开始寻找替代方案,考虑改用支持WebDAV的网盘服务。可惜,坚果云的存储空间价格过高;阿里云盘虽容量较大,但其WebDAV功能无法写入(仅限于读取),且进行大规模备份时需支付双重费用(既需网盘会员,也可能需三方权益收费)。基于这些限制,我不得不重新考虑使用阿里云OSS或腾讯云COS等对象存储服务,但是两者的费用太贵,500G的存储包就需要将近500元,随着备份数据的增加,价格更是直线飙升,我的很多文件需要实时更新,使用低频存储会导致文件读取和写入费用可能会超过存储包的费用,不到万不得已不考虑。
新方案的探索与转折:
在第三次规划方案时,我想到将飞牛(FNOS)系统安装在我的迷你主机上(这台主机原本设计为应急备用电脑)。触发这一想法的主要原因是:群晖系统在多用户的情况下缺乏一个可同步所有用户文件的统一账户机制。思路是:
①.在飞牛(FNOS)上开启WebDAV服务。
②.利用群晖的Cloud Sync或Hyper Backup功能,将主NAS的数据同步/备份到飞牛(FNOS)。
③.将飞牛(FNOS)的数据备份到我的个人电脑。
④.通过电脑客户端将文件上传至百度网盘或阿里云盘。
关键思路的优化与最终方案:
深入思考后,我意识到一个更简洁的方案:为什么不直接将用作本地冗余备份的那台群晖NAS(即上面提到的第二台NAS)持续开机运行(原本为了延长硬盘的使用寿命,此群晖每天只开两个小时,定时备份主NAS的文件)?这台NAS本身就承载了来自主NAS的所有文件备份。关键在于,相比于主NAS受限于多用户同步问题,这台本地冗余备份NAS本质是一个大型的文件存储库,所有备份数据都归属于一个管理账户。这意味着通过同步软件(如 Cloud Sync),我可以轻松地将这台NAS上的所有文件,一次性同步到迷你主机上。这样既保留了原有 Hyper Backup 方案的有效性,又能利用 Cloud Sync 实现更灵活的全量文件同步。
实施计划:
说干就干!计划在未来几天的休息日里,对家庭存储架构进行全面的改造升级。希望这次能够成功构建一个稳固的备份链条。(注:目前已是百度网盘会员,先按此设想操作;若验证成功,再考虑续费阿里云盘会员。)
PS:
按照最新规划,备份总共有主备两份+本地冗余备份两份+本地冷备一份+PC备份三份(主机一份,主机所配的铁威马硬盘柜两份)+网络备份两份或者三份(百度网盘、阿里云盘、其他网盘),累计本地备份8份,网络备份2-3份,如果想要我的文件出问题,要达到我的本地8块硬盘同时报废,百度云盘和阿里网盘同时出问题,这个概率如果真的出现,那就真没天理了。有人说我花这么大的代价,有什么文件这么金贵?工作文件且不论,里面有我妻子从小到现在的照片,有我女儿从出生到现在都照片,这些珍贵的资料,别说11份备份了,哪怕需要更多的备份我也要去做。
主要目的是确保文件万无一失,其他都不在考虑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