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数据保卫战:五重备份还不够?我的群晖安全升级之路

06-05 10阅读 0评论

1749130592120.png

引言

家里的群晖NAS可以说是我们家庭的数字心脏,存放着我和妻子的重要工作文件、珍贵的家庭照片和视频,这些数据一旦丢失,损失无法估量。为了追求万无一失,我原本建立了一套自以为固若金汤的五重备份方案:

①群晖主机内置保障:第一台群晖本身做了 RAID 1(镜像),保证单块硬盘损坏数据不丢。

②本地冗余备份:再买一台群晖,同样配置 RAID 1,专门用来备份主机的重要数据。

③快速移动冷备:同时还备着一个1TB的移动固态硬盘(SSD),定期进行关键文件的临时备份,方便紧急情况下快速提取。

④云端灾备(初版):最后,所有内容通过群晖的百度网盘套件,再备份一份到百度网盘云端,想着加上这份异地存储,总该稳了吧?

那时感觉,这本地双重镜像+移动硬盘+云端备份的五重保险,数据安全应该是手拿把攥了!


警报:云端备份的隐患浮现

然而,最近一次登录群晖管理界面却让我惊出一身冷汗: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百度网盘的同步插件悄悄地停止了工作,同步记录停滞在了今年3月份!辛苦保存了大半年的新增和修改文件,完全没备份到云端。这个插件的静默罢工让我意识到,依赖单一插件的云端备份并不可靠。

我尝试改用群晖自带的 CloudSync 工具重新连接百度网盘进行同步,但更令人沮丧的是,鸡贼的百度网盘竟然怎么也登录不上了(可能是接口变动或者我的账号问题),CloudSync 这条路也走不通了。

 

寻求优化:对象存储与云盘新思路

备份链条不能断!我开始琢磨增加新的备份方式。

1、对象存储:之前用过阿里云OSS和腾讯云COS这类对象存储服务。它们很专业,但缺点也很明显——贵! 特别是数据量上去之后,购买500G左右的资源包,一年的费用眼看就要直奔500多元。虽然看到阿里云有时有促销(比如171/年),但我尝试买多年优惠时,价格又恢复原样了。总不能年年换服务商吧?考虑到我需要的是群晖里的数据随时和云端完全一致(而非低频访问的存档备份),这种成本性价比就不高了。

2、阿里云盘 WebDAV? 后来发现阿里云盘支持 WebDAV,简直是意外之喜!为了万全,我还特意花17元买了一个月的阿里云盘第三方权益,希望能通过群晖直连。结果尝试后发现,极空间等其他NAS似乎可以,但群晖死活连不上。不仅钱白花了,希望再次落空,心里空落落的。


曲线救国:构建六重备份新防线

无奈之下,决定来个曲线救国的方案:

1、核心思路:

利用家里闲置的一台迷你主机(Win 11家庭版)作为中转站,把群晖上要备份的文件,先同步到这台迷你主机,然后在迷你主机上安装阿里云盘客户端,让它自动同步本地存放群晖文件的文件夹到阿里云盘。

2、终极目标:这样就实现了把群晖文件备份到阿里云盘!相当于在原有的五重备份(两台RAID 1群晖 + 1移动SSD + 百度云)基础上,新增了通过迷你主机中转的阿里云盘备份层,达到六重备份

3、成本与容量分析:

①成本:百度网盘超级VIP(我通常在618/双十一期间买年费178元)+ 阿里云盘连续包年(148元)≈ 326/年。

②容量:百度网盘18TB + 阿里云盘会员的8TB + 阿里云盘原本赠送2TB ≈ 总可用空间达 28TB!足够家庭长期备份需求。

4、可靠性评估:

要想我的数据丢失,需要发生以下极端情况同时满足:

①百度网盘和阿里云盘两大国内网盘同时倒闭。

②我本地的四块硬盘(两台群晖各RAID1,共4块盘)+ 1块移动SSD 同时全部损坏报废。

这个概率,我自己评估是微乎其微,心里踏实多了。

5、实施中的挑战与变通

当然,实际操作也遇到了一些技术关卡:

①权限问题:直接用管理员账户从群晖同步文件到迷你主机,发现只能同步管理员自己目录下的文件,其他用户的文件夹(特别是系统相关的)无法同步。

②Hyper Backup 方案受阻:考虑过用群晖的 Hyper Backup 整机备份到迷你主机,但这需要在迷你主机上架设 WebDAV 服务器。由于迷你主机是 Windows 11家庭版,安装专业的 IIS 服务受阻,且网上说家庭版装WebDAV成功率不高、问题多,此路不通。

6、折中方案:

对于绝大部分群晖共享文件夹里的数据,使用 傲梅轻松备份 这类文件备份软件,直接从群晖复制到迷你主机。

对于那些必须用Hyper Backup才能完整备份的数据(比如 DS note笔记),则先用Hyper Backup单独备份出来存到迷你主机。

然后,阿里云盘客户端同步的是整个存放群晖文件的迷你主机目录(包含普通备份文件夹和HyperBackup备份集)。


结语

这场家庭数据保卫战远未结束,但升级后的六重备份架构(本地四重物理冗余 + 云端双重服务商),配合年费仅326元的成本,实现了对珍贵数据的强力防护。风险点主要在于同步流程相对手动化(对傲梅备份的定期检查)和中转机环节。未来还需要持续探索更自动化的全量同步方案,或者解决Windows家庭版部署网络服务的难题。备份数据安全无小事,多一点冗余,多一份安心!建议NAS深度用户定期(比如每季度)检查备份状态并验证恢复流程,才能真正做到心里有底。

后续:

阿里云盘有问题,首先,看了说明说阿里云盘的webdav只有读的权限,没有写入权限,这就不符合我的要求。其次,阿里云盘的收费有点恶心,想要大容量,需要开通会员,如果再想用webdav,又要开三方权益包。阿里云盘暂时不考虑了。其实,我总感觉之所有没办法用cloudsync登录百度云盘的原因是因为百度插件也是收费的,年费70元。但是总感觉百度云盘插件导入文件不完整,还经常莫名其妙的离线。现在正在重新准备使用腾讯云的对象存储,首先它比阿里云的便宜,再次,腾讯云有50G的免费存储空间,而阿里元的40G存储空间还需要收费9元。

或者,将家里的迷你主机安装fnos,开通webdav,然后再将文件备份出来上传到网盘。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0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